合肥智能硬件开发设计流程返回>>

2020-12-11

  智能硬件开发流程,通常有以下主要步骤:【需求分析】-【方案设计和评审】-【硬件设计和评审】-【打样制作】-【测试整改】-【交付归档】


  《需求分析》尤为关键!很多创业型产品倒在不断的修改功能需求。软件迭代相对快一些,但硬件迭代一次少则一个月,多则两三个月;软件迭代几乎不影响整机,但硬件迭代很有可能导致整机结构有变化,这样子产品上市就遥遥无期了。需求分析准不准,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时间、成本、质量 智能会以十多年的行业经验,向客户问非常多的问题,以帮助客户分析需求,少走弯路,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。


3.png


  好牛科技提出了智能硬件“方案设计”这一概念。智能硬件产品往往涉及到一些新技术或非常规技术,项目风险会比较大。需求分析结束后直接开始做硬件设计的话,很容易遇到偏门物料买不到、芯片选型不满足指标、电路设计有缺陷等问题,导致项目延期客户流失。因此我们在正式设计之前先做好大量准备工作,包括《关键器件选型》、《关键技术验证》、《系统框架设计》、《产品风险评估》、《功能交互设计》、《产品测试大纲》等一系列步骤,由CTO组织对每个项目的方案设计做详细的评审,通过评审后才能正式开始设计工作,能够极大的提升产品开发质量,减少研发风险。


  硬件设计,主要包括《原理图设计》和《PCB图设计》。看似很简单,很多小公司,一个工程师画原理图、画PCB、写代码调软件全包了,你能相信他样样精通么?硬件设计不仅仅是把线路连通就算完成了,还需要考虑到功耗、散热、抗辐射、防静电、高速信号走线设计、射频性能等一大堆问题。如果设计不合理,一般功能性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,但是性能就完全没办法保证了,肯定是通过不了各项测试的。


  硬件设计完成后,还需要通过好牛内部评审,包括《原理图评审》、《PCB图评审》、《结构评审》等,每个评审表格都有几百项,通过评审检查设计错误,将常见错误封锁在设计阶段。设计阶段修改一次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,如果已经把PCB做出来了,再来修改至少半个月的时间,还会带来极大的物料浪费。


  硬件设计完成后,硬件工程师就稍微松口气了。PCB电路板生产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,4层板一般需要一周多,8-10层板需要两三周。在这段板厂制板的时间内,采购、资源和生产管理部门需要去做《元器件备料》和《SMT产线预约》。对于一些超长周期的物料,早在设计阶段,甚至在方案评审阶段,就已经开始下单采购了。等所有元器件都到齐了,硬件工程师也早早的把生产资料准备好了,就可以上SMT线贴片生产了。通常第一次SMT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,有物料问题,有生产制程问题,也有硬件设计问题,工程师会记录好这些问题,在后续设计整改时及时改进。


  PCBA(已贴片完成的电路板)完成后,硬件工程师、软件工程师、测试工程师就开始紧张的调试和测试的过程了。看一个产品设计的好不好,只需要看测试报告就足够了。优秀的测试工程师,会结合到产品的使用场景,设计出很全面的测试用例,这些用例能够覆盖到各种常见和不常见的场景,不断的“折磨”产品,直到它出问题为止。一款经过千锤百炼的产品,品质才有把握。像H为品牌的手机,光试产测试样机都要做上千台,不管大的还是小的问题,都被消灭在研发阶段,因此质量口碑很好。


  经过一轮测试后,项目经理会组织项目组成员汇总测试问题,提出并验证解决方法,然后整改到下一个硬件版本中去。如此反复,才能打造一个优秀的硬件产品。


  最后,项目完结后,所有的资料都会归档保存,除了基本的设计资料外,还有评审资料、问题记录、测试用例等,以供后续查阅。很多小公司不重视资料归档和资料保存,一旦某个项目暂停几个月再重启,就很容易出现资料不全、不知道哪个版本才是正确的、老问题又新出现等各种乱象。

上一篇:合肥软件定制开发核心要素分析

下一篇:合肥软件开发公司_app开发和小程序开发的区别是什么